研究发现:全球海平面上升加快,三十年间累计上升约90毫米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是研究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香港理工大学(下称“港理大”)学者开拓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现应用,成功对全球海洋质量在过去三十年(1993至2022年)的全球变化进行直接观测,发现其间全球海平面累计上升约90毫米,海平毫米平均每年上升约3.3毫米,面上上升速度持续加快,升加升约显示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快年这一研究也进一步验证全球海洋质量是间累计上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已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
过往,发现科学家提供卫星测高对全球海洋质量的全球长期观测来估算海平面上升速度,直至2002年“重力恢复及气候实验卫星(GRACE)”发射后,海平毫米才实现基于卫星重力测量的面上相关观测。然而此技术受制于卫星与地面站站点数量有限、升加升约卫星轨道较高,快年仅能捕捉长波重力信号,且空间分辨率低,因此难以直接应用于监测全球海洋质量变化。

港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空间大地测量及地球科学讲座教授、土地及空间研究院核心成员陈剑利联同港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聂宇锋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卫星雷射测距技术获得时变重力场数据,在1993年至2022年间,对全球海洋质量变化进行直接观测。

这次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93年至2022年间持续加快,累计上升约90毫米,其中约60%由海洋质量剧增造成。自2005年左右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为全球海洋质量增加,主要源于格陵兰等地的极地冰盖及陆地冰川加速融化,占全球海洋质量总增量逾80%。
“近数十年来,气候暖化导致陆地冰川及冰盖加速融化,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陈剑利表示,这次研究通过精确量化全球海洋质量的增加,全面评估其对海平面变化的长期影响,并为验证耦合气候模型提供关键数据,以便有效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
- ·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还将研发六代机,希望2030年有62架“阵风”战斗机服役
- ·金蝶国际(00268)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云订阅收入增长22.1%,AI应用商业化加速
- ·尘埃落定!国际空间站进入倒计时
- ·3.75亿美元收购富士康工厂 软银可能重启“星际之门”计划
- ·全球媒体聚焦丨外媒分析 中国为何正成为全球绿色能源的领导者
- ·新股解读 | “AIDC储能第一股”即将上市,双登股份的全球储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逻辑
- ·世运会赛程过半,小众项目如何走进大众视野?
- ·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解码中国经济新算法
- ·联合国人权专家谴责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发起新一轮制裁
- ·中汽协: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 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
- ·香港财库局许正宇:今年前7个月港股IPO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逾六倍
- ·国家医保局:药品通过形式审查,不代表其已纳入基本医保目录
- ·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等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马斯克指责苹果公司偏袒OpenAI,xAI计划提起反垄断诉讼
- ·让乡村有“颜值”更有“产值”
- ·视频|韩国采购商洪顺姬:西牛麻竹笋太好吃啦